中国·威尼斯澳门人(WnS认证)亚洲第一品牌-Global Best

医疗康复服务如何摆脱起步的“孩童阶段”
专栏:健康资讯
发布日期:2016-05-09
作者:亚洲第一品牌威尼斯澳门人
收藏:

  医疗康复服务如何摆脱起步的“孩童阶段”
  花甲之年的孙先生突发脑溢血,在三级医院接受急性期治疗后,幸运地拣回了一条命,却就此留下偏瘫后遗症。家人听说康复可适当恢复患者功能,兜兜转转找了一圈,得到的消息要么是康复床位紧张、要么压根没有康复服务,只好无奈作罢。
  最新数据显示,上海60岁以上老人占常住人口比例高达28.8%,社会迈入深度老龄化。慢性病发病呈现高发而且发病年龄提前,医疗康复需求日渐凸显。不久前,黄浦区卫计委传出消息:区内二级综合性医院东南医院将整体转型为瑞金康复医院,这也是申城第7家二级医院转型康复医院。全新的医疗资源布局,可有效弥补康复产业硬件空白,然而业内专家认为,相比老龄化社会的实际需求,现有康复资源可谓杯水车薪。申城康复服务,还处于起步的“孩童阶段”。

  康复床位,缺口有多大
  预防、医疗、康复,堪称健康的三大环节。康复的意义有多大?现有临床医学资料显示,以卒中患者为例,急性发病后立即启动床旁康复,八成以上患者可恢复功能、回归社会;而当前我国卒中患者发病后,致残率高达八成。一项国外研究还发现,心梗、冠状动脉搭桥后,患者如及时康复,死亡率可降低30%、急诊复诊率可降低40%、医疗总支出可降低47%。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吕军教授表示,康复能帮助患者恢复功能、实现有品质生活,堪称健康事业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它从侧面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。
  从集中关注医疗,到渐渐关注康复,专家评价,康复的春天正悄然到来,但资源匮乏仍是不争事实。以康复床位为例,根据每千人口拥有0.25张康复床位的“最低配置”测算,本市应设约7000张康复床位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申城通过二级医院转型康复医院,康复床位将可达到1500张。3年前,杨浦区老年医院率先转型为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,其中300张医疗床位转为康复床位。此次东南医院转型,将设200张康复床位。吕军教授表示,随着医疗资源转型、社会资本注入等,预计“十三五”期间,申城康复床位总量或基本达标。不过,所谓达标仍属最低标准,如按发达国家康复水平来测算,申城康复床位需求约在2万张左右。

  专业人才面临严重不足
  卒中患者急性发作期后,很多人会出现呛水、呛食的症状,如在此时利用压舌板康复,症状将明确改善,有利于日后预防患者因食物进入肺部引起感染。专业康复需要专业人才,可相比康复床位的稀缺,申城康复人才更显捉襟见肘。数据显示,目前申城注册在岗的康复医师473人、康复治疗师883人、康复护士573人,按照每张床位0.2名康复医师、0.3名康复护士、0.4名康复治疗师的科学设置来看,人才面临严重不足。

  康复人才难觅,现有从业者学历不高、知识储备不专业,正困扰着各大康复医院管理者。 
  上海第一康复医院院长周明成说,现代康复理念中,最基础的包括物理治疗(PT)、作业治疗(OT)、语言治疗(ST)。目前大多康复治疗师均是中医出身、培训转型而来,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针灸、理疗等,这与现代康复服务相去甚远。
去年,同济大学医学院首设“康复治疗学”专业,专业预计招生30人、实际录取仅18人。人才稀缺,直接影响现代康复服务项目开展。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的抽样调查发现,申城已定价的60余项康复服务项目中,真正开展比例不及三分之一,其中10余项尚未正式开展。缺设备、缺会用设备的人才,成为关键症结。

  收费应调整、资源需整合
  吕军客观评价:申城康复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,资源需要从无到有的积累过程,培养人才、投入硬件皆不可能实现一蹴而就。不过,支持政策还应及时跟上,以此鼓励人才与硬件的及时到位。这其中,合理调整康复服务项目价格,堪称关键一环。周明成坦言,以物理治疗为例,每名患者50元的收费明显偏低。物理治疗必须一对一开展,每次开展项目时间起码半小时,属“劳动密集型”服务。收费低廉,如若补偿不到位,人力成本支出难以为继,从业者收入待遇持续低迷,康复服务长足发展受限。专家透露,欧美发达国家康复医师、康复治疗师收入待遇与全科医师基本持平,目前申城康复从业者与临床医疗人员相比,收入相差一大截,吸引力明显欠缺。
  整合分散的医疗康复资源,形成有机结合,亦不乏实际操作意义。以民政部门为主导的康复机构,设备相对齐全,缺乏专业人才指导操作;以医疗部门为主导的康复医院,则苦于缺少资金购买设备。
  数据显示,本市综合性医院康复科设备配备率仅为50%、专科医院配备率也不过64%。专家建议,硬件无法一步到位的前提下,打通部门之间的壁垒,统一利用资源,将能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达到康复服务。

上一页:空气净化器选购攻略:一辨二看三摸四听
下一页:跨省医械生产许可新政解析
说点什么
发表
最新评论